針對群眾反映個別部門和工作人員“吃白食、打白條”問題,全縣開展專項整治行動,3天時間深入餐飲店、賓館、批發部、超市、打印店等179家營業場所,集中排查各單位簽單、賒賬情況。制發《公告》400余份,張貼到各營業場所,明確提出“全縣各鄉鎮、各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簽單、賒賬”,并公布監督電話。(6月17日《四川日報》)
近年來,關于黨政官員被曝“吃白食打白條”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如北京延慶一村委會打白條欠餐費5年并拒絕出庭應訴,遵義市正安一水利站打白條吃飯拖欠2萬多元餐飲費長達7年之久,以及山東陽谷一鎮政府打白條被告上法庭判3天還錢卻拖13年之久,等等。這不僅令人震驚,嚴重傷害了群眾感情,更是有損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當然,在當前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和肅風正紀的高壓態勢下,一些地方的被曝光的“吃白食、打白條”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處置。正如此次紅原縣開展的專項整治“吃白食打白條”工作,為6戶經營戶兌付欠賬86760元,縣級各部門主動結清簽單賒賬40余萬元。這既贏得了民心,也肅正了當地黨委政府的良好形象,更是有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無獨有偶,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在近日印發《關于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深化“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嚴肅整治拖欠群眾錢款、克扣群眾財物問題,著力解決黨政機關、干部對群眾欠賬不付、欠款不還,“打白條”、耍賴賬等問題?梢哉f,這不僅是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的有力舉措,更是為整治“吃白食打白條”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實踐也不斷證明,“吃白食打白條”問題似乎也成為了一種難以治愈、不斷復發的頑癥。一此官員們依然我行我素,該怎么吃,還是怎么吃,該打著白條,還是照樣打著白條吃喝。似乎誰拿他們都沒有什么辦法!如近日,陽谷縣西湖鎮政府工作人員打白條被告上法庭判3天還錢卻拖13年之久。這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啊!
正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然而,該鎮工作人員不僅不還,甚至在法院的判決下仍是雷打不動,依然不還其吃喝所欠的款項。雖然,此次中央下發了《通知》要嚴肅整治拖欠群眾錢款、克扣群眾財物問題,著力解決黨政機關、干部對群眾欠賬不付、欠款不還,“打白條”、耍賴賬等問題。但筆者,要真正做到整治“吃白食打白條”工作常抓不懈,防止反彈還需制度給力。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制度無成國家。”所以,整治“吃白食打白條”不僅要加強教育監督外,更要從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從體制上扼住官員“吃白食打白條”現象這一“咽喉”。如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公務接待事項,從嚴把關審批制度;將公務接待情況列入日常監管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黨務政務公開力度和人民監督權力的舉措,建立健全民意聽證制度,從而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杜絕“吃白食打白條”事件的再現。
作者:唐亦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