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自治區檢察院馬永勝檢察長一行3人深入到滿洲里市檢察院檢查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工作。呼倫貝爾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白繼榮、呼倫貝爾市檢察院檢察長于海富、副檢察長布和巴雅爾以及滿洲里市委人大政協的主要領導陪同。
首先,馬永勝檢察長一行實地查看了滿洲里市檢察院駐南區檢察室和口岸檢察室。在聽取了基層檢察干警的情況匯報后,馬永勝檢察長對我院延伸檢察工作觸角的做法給與肯定,并指出我院基層檢察室的設立貼近了群眾,暢通了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發揮了檢察監督職能作用,有效維護了群眾切身利益,實現了聯系群眾“一公里”向“零距離”的轉變。
隨后,馬永勝檢察長一行到滿洲里市檢察院參加了工作座談會,聽取了我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和2014年以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在會上馬永勝檢察長對我院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二三四五”工作法、構建涉外刑事案件新模式和“三位一體”的內部監督格局,給與了充分肯定,并強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少說表揚的話,多找存在的問題,向我院提出了三點意見建議。一是在查擺問題上,還不夠深入,不夠準確,問題全部反應在個人作風上,沒能圍繞執法辦案剖析四風問題。二是在內部監督上,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監督模式”,非常好,但沒能與外部監督有效銜接,這還要你們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完善內外部監督機制。三是工作壓力還不夠,對面臨的形勢還沒有充分認識,檢務公開改革后,不僅百姓會要求檢察機關公開起訴文書,還會有律師這樣的專業人才來挑問題,這就要求在案件質量要有一個新的提升。
在談到檢察人員分類改革時,馬永勝檢察長指出分類改革是當下檢察改革發展的主題,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點,檢察官要與檢察行政技術人員實行分別管理,要充分發揮檢察官的主體作用,建設一只專業化、職業化的檢察官隊伍,以適應改革的需要;同時滿洲里市檢察院可以先行一步,借鑒法院管理部門作法,開展年底檢察官綜合評判工作,為以后的檢察官任職評定做一些經驗積累,以實際行動支持改革。同時,馬永勝檢察長還對滿洲里市檢察院的職能發展定位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滿洲里時,提出把滿洲里打造成更加亮麗的風景線;自治區提出“8337”發展思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滿洲里發展,對滿洲里“重要的橋頭堡”地位給與肯定。滿洲里市檢察院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檢察職能,在服務“更加亮麗風景線”和“重要的橋頭堡”建設上取得新成績。二是滿洲里市不僅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反恐、反分裂斗爭的最前沿,更是維護祖國北疆穩定的戰略要地。滿洲里市檢察院要在當地市委的領導和支持下,人大和政協的監督下,加大打擊各類嚴重違法犯罪的力度,依靠執法辦案為滿洲里市的安全穩定作出貢獻。
最后,在如何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上,馬永勝檢察長在會上對滿洲里市檢察院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規定動作要按照當地市委政府的要求,不折不扣的做到位,滿洲里院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示范點,規定動作僅僅完成量化指標還不夠,還要對你們提出更高的標準,各項動作都要走到全區的前列,成為具有示范、標桿作用的排頭兵。二是自選動作要堅持問題導向,聯系到檢察工作實際就是要圍繞執法辦案找問題。全區開展的科學抽樣評估和“3+1”專項行動就是瞄準執法辦案深入查擺問題,各級檢察機關要保證不走過場,以不走過場為查擺問題是否到位的衡量標準,下一步如何整改落實才是重頭戲。三是要開好民主生活會,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刺刀見紅”的直面問題,不要怕別人批評多了傷了面子,批評別人多了話收不回來,要該出汗出汗、該紅臉紅臉,敞開思想對事不對人,才能找出找準問題,增進團結,實實在在的解決一批問題。四是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形成具有檢察特色的群眾路線,把檢務公開建成聯系群眾贏取群眾信任的一個平臺,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讓人民群眾倒逼檢察機關提高執法規范水平;滿洲里市檢察院作為自治區院確定的檢務公開示范院,今后要“以案件信息公開為重點,暢通兩個公開渠道,形成三項公開機制”,進一步把工作做扎實,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擬稿:王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