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正文

沒有教師節的教師
2015-09-11 14:38:16   豫聞網   評論:0

  導語:今天是全國的第31個教師節,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做著老師的事,卻游離于系統之外。 “互聯網+”的風潮下,教育O2O模式逐漸被人們認可,O2O教師也成為一個新的群體。然而,或許是因為與學生只是一面之緣,也或許是因為他們“尷尬”的身份,這些老師們似乎在人們的視線中“隱形”了,即便他們大多有著同樣的“教書育人”的理想和“誨人不倦”的教育情懷。

  對于遲老師來說,9月10日與往常并沒有什么區別。從清晨到傍晚,她依舊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在北京城內穿梭。沒有福利、沒有關注,有的只是一如往常奔波的身影。可能連她自己也已經忘記——教師節是自己的節日。

  

\

 

  早上7:30,在大多數白領剛準備起床的時間,遲老師已經踏上了公交。27歲的她準備考研,同時她也是O2O平臺“老師好”上的一名英語教師,北京的路似乎都是她的崗位,她笑稱自己為“走讀老師”。七點多的公交人不多,路途不近,閉上眼打個盹是她的回籠覺。

  

\

 

  遲老師住在天宮院,由于每天學生的線上約課時間地點都不固定,每天的上班路都是新的旅程。今天約課的學生在北鑼鼓巷,這意味著她需要穿越北京三個環線,最快捷的路線也需要一次公交、兩次地鐵的換乘,全程1個半小時。每天近3個小時的路程已成為常態。

  

\

 

  地鐵上沒有座位,瞇一會不太可能。課本、教案、練習冊是她的交通讀物。今天有課,教學思路還是要再梳理一遍。

  

\

 

  

\

 

  9:30到學生家,2個課時,一個半小時,結束時已經11點。下午2:00,她還需要奔赴另一個“課堂”,而這個課堂在兩小時車程以外的石景山。回家休息已不可能,最近的快餐店成為暫時的休息地。在這里,她用電話完成了與下一位家長的最終上課時間確認。

  

\

 

  半小時結束午餐,她再度“上路”。在中國的地圖上,她是從黑龍江跨界而來的“北漂”;在北京的地圖上,她依舊“漂來漂去”。

  

\

 

  公交車上人不少,遲老師只是乘客中的一個。而她,平均每天要做乘客的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并且多半是站著。

  

\

 

  1:40到達學生家附近,2:00準時進門。學生妞妞剛上一年級,遲老師教的每個單詞都基本理解。一個大大的拇指,讓得到表揚的妞妞特別開心。

  

\

 

  遲老師在為妞妞批改剛做完的練習冊,妞妞在用媽媽的手機給班主任老師發祝福短信。妞妞還不會拼音,微信語音的聲音稚嫩美好——“陳老師,我是妞妞,祝你教師節快樂!”遲老師默不作聲,她似乎并不在意這也是屬于她的節日。

  

\

 

  坐上回家的公交車,遲老師才放松下來。拿出手機,朋友圈里曬滿了朋友們在今天收到的節日祝福和禮物,她并不作聲。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她,身邊朋友多半進了學校做了老師。

  

\

 

  晚上7點,9月的北京天色已黑。剛坐下,遲老師的手機屏幕亮了,她開始笑。原來是收到了學生的好評反饋。

  遲老師只是廣大020平臺教師中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她們和往常一樣,沒有什么故事,沒有什么淚點。在他們眼中,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給孩子上好每一節課。每日如此,教師節依舊如此,“沒有教師節的教師”——卻不負教師職業的神圣美麗。

責任編輯:lizhengwei  來自:中國財訊網

相關熱詞搜索:教師

上一篇:“hao到家”改版上線 O2O服務的首選流量平臺
下一篇:最后一頁

分享到: 收藏

內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