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京華時報記者從山東省濰坊市政府辦公室獲悉,濰坊市常務副市長陳白峰于當天上午自縊身亡。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6月6日 中國新聞網)
昨晚9時許,京華時報記者致電濰坊市政府辦公室,辦公室值班人員證實,就該市常務副市長當天上午自縊身亡事件,相關部門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目前市政府已通過《濰坊日報》下屬濰坊新聞網發布消息。
現如今,官場中干部的自殺已經不那么新鮮,今天2月,萍鄉市蘆溪縣銀河鎮一機關干部在該鎮烏石村老家家中自殺;9月,廣東省惠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協作辦公室副主任陳某疑開槍自殺身亡;12月,陜西省漢中市衛生局干部張某在家中自殺身亡。甚至一些自殺原因都不得而知。但為何官員輕易了結自己的生命,在這些悲劇的背后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不僅因為它只有一次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在于生命的價值。生命可貴,珍惜它是每一個人的義務,更是一種責任。如此輕易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官員是社會公共資源的掌管者和支配者,對社會發展負有特殊責任,其自殺不同于普通人。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官員的心理危機,這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一個關乎執政能力建設的政治問題。
現如今,社會各級競爭大,信息網絡暢通,群眾的眼睛時刻盯著官員們的一言一行,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事事小心,官員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一言一行,被置于公眾的視線監督之下,稍有不慎,便可能招致麻煩。當然群眾監督是好事,但這中間也不缺一些有心之人捕風作影、故意陷害,一件小事就可以被一些網絡推手炒到風口浪尖,故而官員們心理壓力也大。
工作中,官員面臨巨大的晉升壓力。現實中,各領域的官員,個人升遷與實際績效相掛鉤等,增大了官員的心理壓力。有專家認為:“有些突發事件發生后,部分主要官員對危機處理缺乏經驗,使自身同時陷入能力和心理的雙重危機,不但要手忙腳亂地處理善后事宜,還要承受來自上級和社會的壓力,這也可能成為官員自殺的原因。”
生活節奏的加快而導致在工作上的壓力逐漸加大導致官員的自殺著實可惜。官員的自殺不是小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還需從各個方面對官員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壓力,官員的心理要健康,要營造一個人人清廉的政治環境,用制度保護官員的心理健康。(文/張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