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頻道 > 正文

陳央:形象工程毀形象揭了誰的丑?
2014-08-07 18:13:54   豫聞網   評論:0

  近年來,貧縣豪衙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政府一邊是財力有限、民生資金缺乏,債務壓力大,一邊卻“拍腦袋”決策,甚至打著“改善民生”的旗號建設形象工程、奢華工程、浪費工程,引起當地群眾不滿。(新華網8月6日)

  位于鄂西山區的貧困縣房縣耗資8000萬元建新行政中心建筑群,超批復投資2600多萬元、超面積近1800平方米。在南部某市,一座在市中心沿江地帶建設的“國內最高的人物銅像”,項目2012年動工后去年年中悄然停工,計劃投資7000萬元,最終卻成為爛尾工程。安徽宿州市景觀大道路燈一年電費300萬元。而且,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若全盤揭開,真不知浪費的“雪花銀”得繞地球幾圈。

  這些工程大多都是秀大于實,說到底,就是撐面子。一個辦公用房,若僅保障工作所需,斷然不會在造型氣勢恢宏、裝修富麗堂皇上下功夫。必然,一段景觀大道也不至于被賦予點綴半邊天的使命,更甚者,一幢景觀雕塑也就不會被強加上360度旋轉、國內最高的附加功能了。可以說,執政者們這些“用心良苦”在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上一覽無余。執政者也是被逼無奈,一方面是財政資金短缺,城市發展落后,一方面是政績停滯不前,工作進步緩慢,他們總得打造一兩個盆景,對上頭能交差,對群眾有交代,來彰顯有所為,或者增強一點群眾對政府的信心。

  但片面的形象工程注定華而不實,不僅不能裝點門面,反倒揭了掌權者執政的短板。就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急于炫成績,讓民生給政績讓步,忽略工程的實際效果和對群眾帶來的實效,將重金花在了打造亮點、創建特色上,但這樣的特色卻僅供遠觀。

  近日,中央發文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清理整治奢華浪費建設納入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范圍,進行全面清理。這從制度上終結了奢華浪費建筑,但還需要進一步扭轉干部的執政心態,強化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價值觀,確保干部將心思花在為民辦實事上,將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

責任編輯:bjhtren  來自:豫聞網綜合

相關熱詞搜索:形象 工程

上一篇:緝毒路上上演生死時速
下一篇:吳不治:最美基層干部用生命詮釋干部的定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