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頻道 > 正文

網評:畢世祥——以愛之名行愛民之事
2014-07-27 17:46:04   豫聞網   評論:0

  7月17日,中央組織部追授畢世祥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證書、獎牌頒發儀式在康定舉行。受省委委托,正在甘孜州出席指導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玉順代向畢世祥同志的妻子許惠明頒發了證書和獎牌。(四川日報7月18日)

  2013年12月16日,畢世祥在深入基層開展工作途中發生車禍,因公殉職。畢世祥同志殉職后,先后被追授為“甘孜州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黨員干部,一名樸實的人民公仆,他的不幸遇難,牽動了千千萬萬群眾的心,他的形象將永遠飄蕩在甘孜州遼闊的草原上。

  他熱愛工作。在畢世祥擔任州旅游局長的12年間,他總是首先考慮本土文化與地域特性。堅持旅游要與當地風土、當地百姓結合。他喜歡思考,也總是帶給人驚喜,高原的生態脆弱,大量修建會破壞環境,而具有特點的民居接待,不僅讓游客感受最本土的文化,也能讓百姓致富。到2007年,丹巴縣已有70家民居接待點,每年為居民帶來約10萬的收入。其實,整個甘孜州的旅游業在畢世祥的帶領下,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康巴旅游環線”。

  他勤奮學習。沒接觸過英語的畢世祥,在大學期間,每日學習到深夜,最后,能和老外流暢交流,成為全班74名同學的偶像。“康巴冬月雪滿山,壯士一去不復返,貢嘎巍巍哭我兄,大渡滔滔淚難干。”昨天,這首詩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轉發——這是甘孜州原副州長、現任南充市委常委的胡斌,獻給甘孜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的悼詞。

  他愛民如子。為了能了解當地情況,畢世祥總是走到最基層去。同事眼中,畢世祥是一位非常“能跑”的領導。悼詞中有一句話:僅2010年一年,他就17次奔赴海拔4300余米的石渠縣訪貧問苦,救災救難。在畢世祥擔任州旅游局長期間,他跑遍了甘孜州的每個縣城。2010年玉樹地震后石渠面臨災后重建,畢世祥冒著飛石、滑坡的危險,一路急行軍來到正科鄉。了解到援建建材還未運到,重建房屋進度受影響時,他溫和的面容變得凝重,厲聲責問:“群眾還等著早日住進溫暖的房屋,我們有沒有考慮他們的感受?為什么不就地取材,先從山巖上取石頭,先準備起基礎材料,加快工期,老百姓等不起啊……”

  畢世祥同志信守“要把所有的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養育自己的黨和人民”的諾言,在藏區工作30多年,堅決捍衛民族團結,與分裂勢力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他一直在以愛之名行愛民之事。作者:陌上桑

責任編輯:bjhtren  來自:豫聞網綜合

相關熱詞搜索:網評:畢世祥——以愛之名行愛民之事

上一篇:江文:“黨員值班室”架起干群“連心橋”
下一篇:江文:干部對應該主動認領“四風”問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