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云和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酒桌酒后互毆”帖子出現在天涯等論壇。其后,帖子雖被迅速刪除,但部分內容流傳開來,成為麗水當地熱議的話題。但直至今日,真相仍在云里霧里,一直沒能得到官方的證實,更沒有官方出來辟謠。(中國青年網6月4日)
據當地宣傳部官方回應,網帖中所述的“眾多美女,大吃大喝,大打出手,持刀砍人”不屬實,當時已經吃完飯,縣委書記和住建局局長還在酒桌上談事情,而當時副縣長何洪港與建設局副局長林華勛已經走到了外面。”該官員表示:“不知道什么緣故,可能是何洪港酒喝多了,打了林華勛一記耳光。”而事后,在干部會議上,縣委書記批評了副縣長何洪港,其本人也承認錯誤并道歉。
這起事件,并沒有那么復雜波折的劇情,也沒有摻雜浮夸的作風問題,被“有心者”惡意渲染一番,便引起了強烈的社會轟動,網帖中涉及的敏感話題、刺目詞匯對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可以說影響是致命的,而這種“置之不理”的處理態度不僅不能辟謠,反而會助推謠言的流傳,在無圖無真相的情況下愈演愈烈。
面對網帖曝光,雖大部分不屬實,但當事人和相關部門卻堅持不予回應,這種“冷處理”要么就是不屑,自認“謠言止于智者”,將時間當作“消音器”;要么沒必要回應,認為該事件屬于干部內部問題,不需要公眾參與,也沒有必要給公眾報告。這兩種心態歸根結底還是干部沒有擺正姿態,沒有重視謠言對政府形象的惡劣影響,沒有意識到執政需為民,公眾有參與權和知情權。殊不知,沒有真相的謠言只會越傳越亂、越描越黑,畢竟,沒有事實為依據,“想象”的空間便可無限遙遠。而政府部門的“冷處理”變相的縱容了造謠,甚至被認為“沉默就是承認”,讓“謠言”變成了“真理”。
網絡也是把“雙刃劍”,在自媒體時代,網友拿起了“聚光燈”,照出干部身上的問題,這對于約束干部行為,整肅干部隊伍,強化執政生命力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但還有因個人目的惡意中傷干部,蓄意歪曲事實,制造謠言的,這種負面信息一旦擴散,將嚴重影響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網絡時代,政府部門要找準立場,以事實為依據,及時辟謠,積極應對,才能避免網絡“負能量”對政府公信的損害。
面對輿情信息,不論是空穴來風還是揭穿事實,不論是斷章取義還是扭曲夸張,政府部門都因以一個正確而積極的姿態,及時還原事件真相,該辟謠的辟謠,該查處的查處,該懲治的懲治,這才是政府部門負責任的表現,也才能盡早消除負面影響,贏回群眾的信任。
作者:陳央